二十几年前,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,买一块墓地大约需要几千块。
过了十年,这个价格涨到几万。
到了现在,城市里的一块普通墓地,在网站上标价十几万起步,更贵的甚至能达到上百万。
比如最近刚上过新闻的上海松鹤园。
面积0.6平方米的单/双穴墓,售价34.18万元;而同面积的三穴墓,达到了45.78万元。
折合单价,一平方米最高可达到76万元。
我从网上找到今年2月的上海平均房价地图。
数据告诉我,上海目前房价最高的地方在黄浦区,均价12.5万元/平方米。
而松鹤园墓地的价格几乎是它的六倍。
看来冥间的通货膨胀比人间要厉害得多。
松鹤园的工作人员回应这段新闻,说是明码标价,正规经营,但现在官网价格已经无从参考。
只有关于“墓区风光”和“名人墓友”的介绍依旧保留着,衬托得墓园“光彩熠熠”。
生前不能相识,死后却可比邻。
综合网站上还能找到松鹤园的参考价。
——14万起步,有不同墓型可选。
根据统计,上海目前平均薪酬13433元。
这样一块墓地,几乎要花掉一整年的工资。
我还查询了上海其它墓园的价格。
像这类传统立碑式的墓地,价格少则近十万,多则三四十万,占约半个平方米的位置。
相较之下,松鹤园并不算是特例。
不光上海是这样的。
这是北京昌平的墓园,没有十几万拿不下来。
走远点,到通州,价格便亲民多了。
再看看广州的。
好位置能卖到40万,还是逐年涨价。
深圳墓地的平均价格达到了14.9万元。
其它“普通城市”的墓地也不便宜。
像成都,平均房价不到2万,在售墓地的起步价也差不多是这个数,但面积不到一平方。
以单价来计算,比当地房价贵得多。
难怪买楼房放骨灰的故事,总在江湖上流传。
墓地为什么这么贵?说白了是因为资源有限。
土地只有这么多,活人和逝者得共享。
还是拿上海的数据来解释。
新闻报道,上海目前每年约死亡10万人,平均每天有270人与世长辞。
这些人都需要找墓地进行安葬。
而上海的占地面积是不变的,墓园数量有限,过去的逝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空间。
因此,很多墓园目前处于饱和式经营的状态,80%的上海公墓已经葬满。
有关人士预测,如果按现在的墓葬习惯发展,再过七八年,上海就没有墓地可以用了。
别的地方也一样。
北京好几年前就有墓园无墓出售的新闻。
包括香港,现有墓园是这样的,密密麻麻。
对逝者而言,结果就是,要么花更高的价格“入住”,要么把里面的逝者“请出来”。
后者涉及到一条规定。
和买房一样,墓地也有使用年限,通常是50年或70年——这取决于土地的使用年限。
根据《公墓管理暂行办法》规定,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。
所以每隔20年,还需要交付一次管理费用,才能保障墓地能在墓园得到好的照料。
如果没能及时缴费,墓园也无法联系到家人,那么这块墓地会在一段时间后成为无主状态。
不同墓园对无主墓地有不同处理。有的会统一深埋,有的会集中放入骨灰塔,等待未来有人前来领取,也可能永远不会有人来。
而产权到期后会怎么处理,到目前为止其实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,想来是大差不离的方式。
如今我们的父辈还能想着给上一辈、上上一辈续费,但是再过些年呢?等到40年后,乃至70年后,又还有谁记得给他们续费呢?
所以到了那时候,或许会有些空缺吧。
不过现在出生率走低,老龄化越来越严重,再怎么空缺,未来墓地的价格肯定依旧高于房价。
难怪总听到人们感慨,现在死都死不起了。
为了应对这些问题,人们想了不少办法。
很多墓园推出“壁葬”。
顾名思义,先要有一堵墙,室内或室外都行。
各家各户的小盒子整整齐齐地,码在墙壁里的格子中,乍一看就看办公楼格子间的俯视图。
因为占地小,且公摊范围大,这种墓葬方式比传统立碑式的墓地要便宜很多。在上海同一家墓园,前者价格是后者的三分之一。
最近几年还流行“生态葬”,主打一个绿色环保。当然更实际的意义还是不占地、成本低。
为了鼓励大家转变殡葬思维,还有各式各样的优惠和补贴,比如“海葬”几乎都免费。
有些城市已经排队到2025年了。
刚听说“海葬”的时候,我总想起各种电视剧里,主人公迎风把骨灰洒进大海的画面。
自己代入了一下,还觉得挺浪漫,反正死后一切成空,直接撒海里随浪潮四处浪迹,多自由。
特意去了解过才发现,直接把骨灰撒海里,可能导致近海养殖区污染,是不被允许的。
想要“海葬”得按规定、走程序、提申请。
申请通过后,会有船只在规定时间载着亲友出海,抵达规定海域,把可降解的骨灰盒下放到海里。骨灰盒上还会装饰鲜花。
以后想来祭拜,就坐船来到同一片海域。
很多城市的海葬地都可以看到大片成群的海鸥,非常壮观。听举办过仪式的人说,看到那些飞来的海鸥,会觉得是家人来看自己了。
从母亲的子宫去到辽阔的大海,从水中诞生,又回归到水中去,何尝不是一种注定呢。
还有“树葬”、“花葬”这种。
就是提供一片山头或草坪,在指定地方把骨灰盒埋下,不要墓碑,只留下一棵树,或别的花草。
这很“落叶归根”。
以前读《项脊轩志》,“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”
几年过后,植株繁茂,随风作响,放在亲人眼中,恰好是逝者的探望。
还有一种更为新兴的“数字殡葬”,有点像是“壁葬”的室内升级版本。
房间三面墙壁上分布着一块块小屏幕,是电子化墓碑,它背后就是放置骨灰盒的空间。
这些小屏幕可以组成三块大信息屏,亲人前来祭扫时,信息屏上会出现对应的影像,可以是照片,可以是微电影形式,都是提前设定好的。
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。
数字墓园在网络上也能用,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放花灯,写留言。
当地面环境已经不够容纳的时候,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宇宙——“太空葬”出现了。
他们自定义是“一种全新的葬礼方式”,能让逝去的亲人成为太空中永恒的星辰。
整个流程是把逝者的照片、遗物或骨灰安装到卫星内部,再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到太空。
地面上的亲友会被邀请来观看发射过程。
发射成功后,还可以通过APP接收到卫星定位信息,支持向卫星发送留言。
看来《三体》确实是预言故事。
我研究了下具体要求,他们对发射物品的尺寸和重量都有要求,通常不能超过80g。
而一般成人的骨灰量据说在5-8斤左右,也就是说最多只能送上太空一个零头。
也就是图个纪念意义吧。
还有人考虑“遗体捐赠”,想着以后去做大体老师,属于另一种发光发热。
申请捐赠的过程很简单,直接在官方系统里填写个人信息就行,但捐赠成功的概率非常低。
因为自己过世后,遗体的处置权是交由家人的,如果家人不同意就无法完成捐赠。
以前看过纪录片,有位老人体检查出肿瘤,然后第一时间去立了遗嘱,要捐献遗体,不要墓地,果不其然得到了子女的强烈反驳。
还在的家人总是希望未来能留下点念想,逢年过节还能去看看,总归是个牵挂。
如果家人愿意配合逝者的意愿,那么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后,捐赠流程会启动。来年的清明节就可以在遗体捐献者的集体墓碑上看到姓名。
终其一生,生得伟大,死得光荣。
《九号秘事》有一集讲到过“烟花葬”。
男人的妻子去世了,他把骨灰做成烟花,在好友遥远的见证下点燃,最终化成一片虚无。
这也是新概念。很可惜,国内目前还不支持。
而可以预见的是,按现在的趋势继续发展,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新兴的殡葬方式出现。
比如数字殡葬,很可能迭代出新的版本。
说不定能和VR技术结合起来,更真实地感受到生命存在过的痕迹。
再加上现在AI技术如此火热,也有通过AI模拟出逝去亲人和自己聊天的真实案例出现。
那么是不是有可能通过电子屏幕进行互动呢?就像哈利波特里的照片一样,以另一种形式存在。
或许还有其它的方式。
既然把骨灰送上太空也已经不是梦了,那能不能干脆在月球开发出一片墓园呢?
小时候多少听过这样的谎话,说人死后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,这下或许真的能变成星星。
已经有公司开始用骨灰做钻石了(虽然后来被多方指责是智商税),那做出其它对个人来说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想来也是可行的。
时常有人觉得,这些新兴的殡葬方式是对先人的不敬,会让他们不得安息。
毕竟传统语境中,生和死都是大事。
但往前倒数一百年,连火葬都是不被接受的,被认为是对遗体的亵渎。现在不也是主流吗?
在尊重逝者意愿的前提下,接受不同的殡葬方式,也是一种进步,更能体现生命的意义。
实际上,形式都是次要的。
葬礼上发生的一切,本质是对活着的人的安慰,是用一场仪式提醒自己,逝去的人会有新的去处,而我们要放下,要往前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