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小产权房网深圳小产权房网

西部首條無人駕駛地鐵建設者:地下26米為光明奮斗

原標題:西部首條無人駕駛地鐵建設者:地下26米處 他們為光明奮斗

  地鐵,城市交通的大動脈。每天,它們穿梭在二三十米深的地下,將數以十萬計的人流輸送到城市的各個角落。

  2016年,成都地鐵9號線正式開工建設,這條位於三、四環之間,設計時速達100公裡的地鐵線路不僅線路長、換乘節點多、速度目標值高,還將創造一個新的紀錄——西部首條無人駕駛地鐵線路。

  是誰在修建它們?他們在怎樣的條件下工作?他們背后有怎樣的故事?11月5日,記者走進地下建設現場,走近在黑暗裡點亮城市交通“明星”的建設者們。

  地下26米深處工作

  “重見天日”最幸福

  “李隊,上來一下,有人找!”對講機裡呼喊著一個人的名字,不一會兒,一頂紅帽子冒出地面。明媚的陽光照在他黝黑結實的臉上,他揉了揉眼睛,民治,一路小跑過來。

  “紅帽子”名叫李志豪,是中鐵九局西南分公司的一名測量隊隊長。2017年初,公司中標承建成都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錦城大道站,李志豪便在這裡工作。他這樣介紹自己的工作,“如果把修地鐵站當成拼樂高,測量工程師就像是一幅活地圖,指引著建設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、每一個零件的准確方位。”

  作為5號線與9號線的換乘站,錦城大道站是9號線中最大的站,總建筑面積超過3.5萬平方米,分為3層。基坑成型后,工程轉入約26米深的地下。沿著狹窄的鋼梯向下,光線越來越暗。負三層的工作面上,隻有中間一小塊露天的區域可以看到自然光。隧道延伸至不遠處的黑暗裡,看不到頭。到處都是鋼筋水泥和臨時搭建的各種架子。

  李志豪的大部分時間就在這裡度過。他通常早晨7點半就得下去測量,一直到晚上8點才回到地面,忙的時候午飯、晚飯都在下面吃。有時工程進入關鍵期,一天一夜都不能休息。

  “如果是夏天還能看到早上的太陽,到了冬天,下去的時候天還沒大亮,出來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。”李志豪說,“偶爾抽空上來透口氣,那種感覺就像‘重見天日’一樣,別提多幸福了。”

  地鐵建成之時

  就是離開的時候

  修地鐵是個技術活兒,實踐經驗相當重要。

  帶班人員李銀龍干了十幾年,十幾斤重的鋼筋隨手就能拎起來,手下60名工人個個都不含糊。技術主管副組長葉飛,地面上下的進度、施工隊的位置、物料的使用都在他腦子裡,隨時調度。項目書記王為,從條件最艱苦的內蒙古、新疆一路修鐵路修到成都,黑乎乎的地下,一大步是一米,一指是20厘米,大拇指按地,中指畫個圓,大概位置就定了,跟尺子測量的八九不離十。

  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白天一起工作,晚上一起住在員工宿舍裡。朝夕相處中,結下戰友一樣的感情。累了,想家了,梁江,大伙出去吃頓火鍋,喝兩杯酒,小情緒就在嘻嘻哈哈裡溜走了。

  李志豪是個“90后”,個頭中等,笑的時候露出一排大白牙,能看出山東漢子的憨厚耿直。成都地鐵9號線是李志豪工作7年來修建的第二條地鐵,此前他在重慶。“干我們這行,工程在哪,人就在哪。”而地鐵給城市交通和生活帶來的便利他們卻很少有機會感受,“因為建成的時候,就是我們離開的時候。”李志豪說。

  目前,成都地鐵9號線一期已經全線封頂,鋪軌單位、機電裝修單位已進場施工。按照計劃,一期工程將於明年底開通試運營。那時,項目部的人員也會根據工程需要去向不同的地方。

  “在成都生活了快3年,肯定有不舍。”李志豪說,“雖然地鐵沒有留下我們的名字,但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會被這裡的人們記著,我們是‘城市的建設者’。”(郭靜雯)


(責編:羅昱、高紅霞)